一、液壓缸設計原則
1)保證液壓缸運動的出力(包括推力、拉力或轉矩)、速度和行程。
2)保證液壓缸每個零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用性。
3)在保證以上兩個條件的前提下,盡量減小液壓缸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4)在保證液壓缸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零件數量,簡化結構。
5)密封件的選用要合理,保證性能可靠、泄漏少、摩擦力小、壽命長、更換方便。
6)根據液壓缸的工作條件和具體情況設置適當的緩沖、防塵和排氣裝置。
7)要盡量避免液壓缸承受橫向負載,活塞桿工作時承受拉力,以免產生縱向彎曲。
8)液壓缸的安裝形式和活塞桿頭部與外部負載的連接形式要合理,盡量減小活塞桿伸出后的有效安裝長度,避免產生“別勁”現象,增加液壓缸的穩定性。
9)各零件的結構形式和尺寸應盡量采用標準形式和尺寸系列,盡量選用標準件。
10)要求做到成本低、制造容易、維修方便。
二、設計步驟
不同類型和結構的液壓缸,設計內容是有所區別的。由于各參數之間往往具有內在的聯系,所以液壓缸的設計步驟沒有硬性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應根據已掌握的各種資料和條件,靈活地選擇設計程序和步驟,反復推敲和驗算,直到符合設計原則,獲得滿意的結果為止。一般設計工作可參考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設計依據,對液壓缸進行受力分析,選擇液壓缸的類型和各部分結構形式、安裝方式。冶金液壓缸
2)根據工作負載、重力、摩擦力和慣性力確定液壓缸在行程各階段上負載的變化規律及有關的技術數據。
3)根據工作負載和選定的額定(工作)壓力,確定活塞端面面積并計算活塞直徑(即缸筒內孔直徑)和缸筒外徑。
4)根據缸徑和運動速度之比或者工作負荷和材料的許用應力,確定活塞桿的直徑。
5)根據運動速度、工作出力和活塞直徑,確定液壓泵的壓力和流量。
6)選擇缸蓋的結構形式,計算厚度和強度。
7)計算和校核結構強度、剛度。
8)設計導向、密封、防塵、排氣和緩沖等裝置。
9)審定全部設計計算資料,進行修改補充。
10)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圖,編制技術文件。
總之,液壓缸的設計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具體的情況,可省略或添加某些內容。設計過程中可能要經過反復修改,才能得到正確、合理的設計結果。
液壓缸的設計和使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它的性能。在這方面,經常碰到的是液壓缸安裝不當、活塞桿承受偏載、液壓缸或活塞下垂以及活塞桿的壓桿失穩等問題。所以,在設計液壓缸時,必須從液壓缸的類型選擇、參數計算、結構設計和安裝等方面進行考慮。